标题3

二十四种常见电信网络诈骗陷阱及防范提示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3-20浏览次数:182

二十四种常见电信网络诈骗陷阱及防范提示
 

二十四种常见电信网络诈骗陷阱及防范提示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违法犯罪分子利用各类通讯工具、互联网平台,借助公共通信网络向手机、小灵通、固定电话或其他语音、短信接受设备发布虚假信息,并对其用户实施诈骗,非法侵占他人财物的行为。由于此类犯罪绝大多数利用网络为载体,手段更新快,欺骗性、再生性、迷惑性极强,群众极易上当受骗,且被骗钱款均为转账实现,资金流转速度快,大部分在极短时间内转至境外,侦破和追赃难度极高。

    1、“电话欠费、账户透支”。犯罪分子冒充电信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事主拨打电话或直接播放电脑语音,称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名下的电话欠费或银行账户透支,涉嫌“洗黑钱”等犯罪活动。随后让同伙假冒公安、检察、法院的干警接听或打来电话,称司法机关正在秘密调查中,谎称为便于公正调查,确保事主不受损失,让事主将银行存款尽快转移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并要求事主对家人、亲友、银行职员及其他周边人员绝对保密,不接听其他电话、关闭手机,或不能挂断“警官、检察官、法官”的电话,而后通过电话逐步指引事主进行转账操作,骗取受害人汇转资金到指定账户。

    2、“有线电视欠费”。犯罪分子通过语音电话或向事主拨打电话称其有线电视欠费,在转接人工服务后,犯罪分子冒充**有线电视台工作人员,称受**电视台委托查询其有线电视账户,发现绑定一张**银行卡,可能是身份信息被冒用,随后帮其转接到“**市公安局”报案,之后犯罪分子以涉嫌刑事犯罪为名对受害人进行恫吓威胁,要求将钱转到“安全账户”从而诈骗受害人。

    3、“医保、社保出问题”。犯罪分子冒充社保、医保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语音电话或向事主拨打电话谎称受害人医保、社保出现异常问题,可能被人冒用、透支,涉嫌洗黑钱或购买易制毒药品用于制贩毒等犯罪,之后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公正调查,便于核查为由,诱骗受害人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1.电话欠费、银行账户透支可通过电信运营商、银行客服电话查询或直接到营业网点查询。2.根据司法机关办案规定,公安、检察、法院在办理刑事或民事案件过程中,如涉及外地当事人需要调查的,不会直接与当事人联系,必须首先与当事人户籍所在地的公、检、法机关取得联系,请求协作,并携带有效的身份证件、执法证件和法律手续(文书),在当地公、检、法机关执法人员的配合、陪同下,调查当事人。

    4、“包裹藏毒”。犯罪分子向事主发送如“您有一份包裹,由于地址不详,派送没有成功,请与手机号为***********的快递员联系”的短信,事主联系后,对方称你的包裹里被查出藏有毒品等违禁品,已将包裹移交**市公安局处理,让其和公安局********电话联系,事主按电话联系后,所谓的公安局民警称其可能涉嫌**犯罪,要求事主将钱转到其提供的一个安全账号上,以便于公正调查。在犯罪分子的电话操控下,诱骗事主将钱转到指定账号上。

  【警方提示】:1.邮寄投递有明确规定:违禁品不得邮寄。快递、邮政公司在邮寄物品前,必须对事主邮寄的物品当场检查,在确认无违禁品后当场封存,而后再办理邮寄手续。因此,一般情况下,包裹内不可能藏有违禁品。2.如果犯罪分子通过邮寄或快递方式邮寄违禁品,公安机关发现后,不会电话向你了解情况,更不可能要求你将钱款转账,会派员当面调查。

    5、“热播栏目抽奖”。犯罪分子以“我要上春晚”、“非常6+1”、“中国好声音”等热播栏目节目组的名义向受害人手机群发短消息,诈称受害人已被抽选为节目幸运观众,将获得数万元奖金和笔记本电脑等奖品,要求受害人登录“**电视台官方网站”(实为犯罪分子设置的钓鱼网站)领取奖品。受害人登录该钓鱼网站后,会看到网页内有名主持人或名星的抽奖、颁奖照片。当受害人按照网站内所谓“公告”要求拨打联系电话申领奖品时,犯罪分子就会编造获奖需交手续费、保证金或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实施连环诈骗,诱骗受害人向指定银行账号汇款。

  【警方提示】:有奖酬宾活动或抽奖活动一般采取电视抽奖、现场抽奖或到现场兑奖等方式进行,所需个人所得税等各种税费均已从奖金中直接扣除,不要中奖者事先支付。

    6、“网银转账”。一种类型是犯罪分子冒充社保人员、公安民警、检察官等,通过发短信或拨打事主电话,以其涉嫌重大洗钱案要冻结资金和交担保金为名,要求将钱款转至指定账户。原已开通网上银行,习惯于用网银转账的事主接到诈骗电话、短信后,往往信以为真,通过网上银行将钱直接转到对方指定账户;另有事主接到诈骗电话短信后,在对方诱骗下将自己的银行卡号、密码、网银动态密码告诉对方,对方通过网银将事主银行账户上的钱转走;还有的事主不熟悉网银,不太懂电脑操作,操作过程缺乏正确的判别能力,思维跟着对方电话指令走,按要求至银行柜面新开银行卡并开通网银,将自己所有卡上的钱转入新开卡,然后按对方电话指令操作,实则是将自己账户上的钱通过网上银行划到对方账户。第二种类型是犯罪分子以**银行名义发出网银升级短信,要求登陆假网站查询,事主登录钓鱼网站后,按照网站上的要求输入个人账户、网盾密码及手机交易码并重复操作数次,实则已被对方窃取有关账户信息,从而网银转走账户上的钱。

  【警方提示】:接到自称“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陌生电话或短信,后要求转账、汇款的,千万不可轻信;遇有网银升级短信,要求登陆网站查询的,不要上网,直接到银行营业网点咨询考证。

    7、“网购火车票、飞机票”。犯罪分子注册带有车次、航班查询、购票流程、客服电话等信息的诈骗网站,通过搜索网站予以推广。当受害人登陆诈骗网站,填写身份、购票等信息生成订单后,便被要求通过网银、ATM机或柜台汇款,从而一步一步被引入诈骗的圈套。有的利用事主麻痹大意,以填写信息有误、支付不成功无法购票,需重新付款激活交易等理由,要求多次进行汇款操作,实施连环诈骗。

  【警方提示】:要选择铁道部、航空公司指定的网站进行购票,如果在其他网站购票,一定要使用支付宝等正规安全的第三方支付,等车票到手确认无误,再由第三方把款付给对方,不可轻信网络搜索的网站,更不可在网站上随意链接支付平台,谨防被骗。

     8、“引诱汇款”。一种情形是:犯罪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将“我手机没电了(卡坏了),或我原来的账号不用了,请把款打入此账户,**行,卡号***,户名***”等短信内容大量发出,有的事主碰巧正打算汇款,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未经仔细核实,不加分析地把钱款打入骗子的账号中;另一种情形是:如您有儿女在外读书、工作,收到“爸妈,我的钱包手机被偷了(或我出了点意外现在医院),等钱急用,请速汇款***元到我的朋友***卡上,切记要快”,亲友一时心急,未经核实即将钱款汇出。

  【警方提示】:收到此类短信,要直接打电话给朋友(生意伙伴)、子女求证核实或打电话给子女的单位领导、同事、老师、同学求证,不要轻易转账汇款。

    9、“刷卡消费”。如你收到“尊敬的银行卡用户:您于*月*日在**商场刷卡消费*元整,将在您的账户中扣除,如有疑问请咨询银联中心***”的短信,一时心急,拨打短信中的提示电话进行咨询,将有可能被冒充银联中心、公安经侦部门的骗子连环设套,将银行卡中的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或被套取账号、密码而遭受损失。

  【警方提示】:遇此情况,请与各银行固定客服电话联系或直接到营业网点查询(银行卡背面印有发卡行固定24小时热线服务电话,各种陌生电信提示的银行、银联联系电话均系骗子设定的陷阱),并拨打110电话报警。

    10、“高薪招聘”。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面试。当事主到达指定地点再次拨打电话联系时,犯罪分子不露面,并称已看到事主,已通过面试,要求向指定账户汇入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费用后即可上班,骗取钱财。

  【警方提示】:找工作要通过合法经营的人才交流中心、劳务公司等正规的职业介绍单位,不可轻信所谓的“高薪”,此类短信均为诈骗短信。

    11、“低息贷款”。犯罪分子通过群发“我公司在本市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3%,无需担保,请致电***经理”等内容的短信,如果与之联系,对方即以预付利息名义骗钱。

  【警方提示】:骗子利用银根紧缩,放贷难,企业和个人急需周转资金的心理,以低息贷款诱人上钩,然后以预付利息名义骗钱。

    12、“诱骗话费”。一是诱使对方回电听歌,“赚”取高额话费,常见短信为“您的朋友13*********为您点播了一首歌曲,表达他的思念和祝福,请拨打9****收听;二是使用“呼通即停”手段(指电话呼出后被叫方仅响铃1声即自动挂断),诱使您回电,“赚”取高额话费,如收到0941或0951的未接电话,一回拨即收费数百元。

  【警方提示】:手机用户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各种电话语音提示,不能按照提示透露个人账户资料。

    13、“低价购物”。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发布二手车、二手电脑、海关没收的物品等转让信息,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即以“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方式骗取钱财。

  【警方提示】:不要轻信异常优惠的商品信息,如有购买需求,交易前要向工商部门认真核实提供商品的商家的真实情况,并尽量采取“货到付款”方式进行交易。

    14、“关机诈骗”。通过骗取对方亲友电话并通过短信诱使对方关机,如“你好,移动公司现在对您的手机进行线路检测,请您暂时关闭手机3个小时”;然后在对方关机时以“在外出事故”、“生病急需手术”等事由诈骗对方亲友。

  【警方提示】:用户在接到所谓因线路检修、公安机关侦查办案需要而要求其手机关机的信息时,切勿相信,应及时拨打“110”电话咨询求助;家属在接到“亲人在外出车祸”等内容的电话时,切勿未经核实就按对方要求汇款,要与亲人联系上后再视情处理,发现可疑立即拨打110。

    15、“购物退税”。信息内容为“国家税务总局(或**汽车公司)房产(或车辆)交易(或购置)税收政策调整,你的房产(或汽车)可以办理交易税(购置税)退税,详情请咨询***。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往往容易在不明不白的情况下,以种种借口诱骗其到ATM机上实施转账操作,将卡内存款转入骗子指定账户。

  【警方提示】:在接到陌生电话或短信时,不要轻信,如果国家真有退税政策出台,会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并通过相关部门书面告知,绝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告知。

    16、“炒股诈骗”。犯罪分子以某某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发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制作虚假网页,以提供资金炒股分红名义,骗取股民将资金转入其账户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不要轻信来源不明的所谓个股内部消息,更不要轻易往指定账户汇入资金。

    17、“虚假绑架”。受害人接到呼救电话,谎称事主亲人被绑架,并有一名同伙在边上假装事主亲人大声呼救,要求速汇赎金。部分事主因子女不在身边,一时紧张顾不上向子女核实,惊慌失措而汇款,从而上当受骗。

  【警方提示】:遇到此类情况,家属不要惊慌,应立即设法与亲属取得联系,并拨打110电话报警。

    18、“ATM机告示”。犯罪分子预先堵塞ATM机出卡口,并在ATM机上粘贴虚假服务热线告示,诱使银行卡用户在卡被吞后与其联系,套取密码,待用户离开后到ATM机取出银行卡,盗取用户卡内现金。

  【警方提示】:遇到银行卡被ATM机吞卡的情况后不要轻易与陌生电话联系,更不能透露银行卡信息,应及时与该银行固定客服电话联系,寻求帮助。

    19、“虚假中奖”。主要有三种:1.预先大批量印刷精美的虚假中奖刮刮卡,通过信件邮寄或雇人投递发送;2.通过手机短信发送;3.通过互联网发送。受害人一旦与犯罪分子联系兑奖,即以“需先汇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汇钱,达到诈骗目的。

  【警方提示】:官方发行的彩票对奖方式为彩票发行站点兑奖和地市级彩票管理局兑奖两种,任何邮寄或电话抽奖均为诈骗。另外,有奖酬宾活动或抽奖活动一般采取电视抽奖、现场抽奖或到公司现场兑奖等方式进行,所需的“个人所得税”等各种税费均已从奖金中直接扣除,所谓“手机抽奖”、“网络抽奖”等均为诈骗陷阱。

    20、“冒充领导”。犯罪分子获知上级机关、监管部门单位领导的姓名、办公电话等有关资料,假冒领导秘书或工作人员等身份打电话给基层单位负责人,以推销书籍、纪念币等为由,让受骗单位先支付订购款、手续费等到指定银行账号,实施诈骗活动。

  【警方提示】:凡是正规渠道要求征订书籍等资料的,都会通过上级机关以公文形式下传,不会擅自电话联系。

    21、“破财消灾”。犯罪分子获取事主身份、职业、手机号等资料,打电话给受害人,自称黑社会人员,受人雇佣要伤害事主,但事主可以破财消灾,然后提供账号要求受害人汇款。

  【警方提示】:不要轻易上当,接到此类电话或信息,立即打110报警。

  22、“猜猜我是谁”。犯罪分子获取受害者的电话号码和机主姓名后,打电话给受害者,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根据受害者说的人名冒充该熟人身份,并声称要来看望受害者,当受害者相信以后,过几个小时或第二天再编造“嫖娼被抓”、“交通肇事”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钱,很多受害人没有仔细核实就把钱打入不法分子提供的银行卡内。

  【警方提示】:一定要仔细核实究竟是否是自己熟知的朋友或亲戚,并了解是否真的是“嫖娼被抓”、“交通肇事”,不要轻易将钱款外借。

    23、“复制监听语音通话、查看短信内容手机卡”:犯罪分子群发如“想知道你的爱人、朋友与他人通话、短信交往的情况吗?本公司可复制手机卡,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同步监听语音通话、查看短信内容”的短信,遇上怀疑爱人有婚外情或存在竞争的生意同行者,便会与对方联系,继而被对方以购买复制卡和绑定复制卡手机为由骗走钱财。

  【警方提示】:此类信息系犯罪分子利用事主一时无法肯定,自我猜疑或有意损害竞争对手,急于求成的心态而实施诈骗。

    24、“QQ冒名”诈骗:通过网上QQ聊天、接收邮件、点击QQ群内传播的一些如低息贷款、职业技能培训考试、高薪兼职等等信息链接过程中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QQ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后,冒充该QQ账号主人、对其亲好友、财务人员以“亲人好友急需用钱、业务客户打款等名义,诱骗事主将钱汇入指定账户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遇有此类情形,不可轻易相信,要与QQ账号的主人或其同事、亲友取得联系,确认是否真实。

  【特别提醒】:犯罪分子为取得事主的信任,经常会在作案过程中使用某种任意显号软件,将来电显示的号码变成某些特殊号码,比如“110”、“10000”、“10086”等,甚至是事主亲属或朋友的号码。遇到这种情况只要回拨该号码,犯罪分子的谎言就会不攻自破。如果实在无法辨别,请及时拔打公安机关110电话咨询或报警,谨防上当受骗。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对上述电话或陌生电话不予理睬,立即挂断,决不可轻易将自己的钱款汇出去。

  【特别提醒】:如果当事人熟悉电信诈骗犯罪的手段,应该很快识破骗局。即使对一些新的诈骗手段不了解、不熟悉,记住以下几点,就可以避免上当受骗:一是公检法机关从来不会采取电话询问的方式办案。二是公检法机关以及电信、邮局等部门根本不能直接转接电话。三是只有骗子才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四是对“000”开头的国际网络电话要谨慎接听,由于网上有任意显号软件,对一些显示为国家机关的电话号码不要轻信。总之,凡接到陌生人电话、收到短信及上网交易被要求转账、汇款,或在互联网上遇有关于网络购物、中奖、理财、炒股等可疑信息,请您做到不听、不信、不看、不点击、不链接、不转账、不汇款,如有疑问请立即拨打110咨询、举报或报警,以防上当受骗。

  【特别提醒】:诈骗案件发生后,立即到公安机关报案,应在简单说明案情后,要求警方暂缓办理接报案件手续(接报案件手续至少要1至2小时),然后在警方陪同下快速到银行办理冻结被害人自己银行卡的手续,阻止犯罪嫌疑人转账、提款。如果能准确提供涉嫌诈骗的银行卡号,可以拨打涉嫌诈骗的银行卡号所属的银行客服电话,查询该卡的开户地点,并迅速到营业网点查清资金流向;如果不能准确提供银行卡号,可以到银行柜台凭本人身份证和银行卡查询骗子的账号。
  【特别提醒】:通过冻结涉嫌诈骗的银行卡号为公安机关破案争取时间。具体做法为:通过电话拨打该诈骗账号所属银行的客服电话,根据语音提示,输入该诈骗账号,然后重复输错几次取款密码就能使该诈骗账号被冻结24小时。由于各家银行规定不同,具体次数不同,以工商银行为例,通过拨打95588客服,输错3次取款密码,账户就会被冻结。这项操作是为了防止嫌疑人手机银行转账。如果被骗的钱较多,一定要在次日的凌晨重复上述操作,则可以继续冻结24小时。